2月18日早,春寒料峭,国度深海基地船埠上,黄鳍金枪鱼、条纹四鳍旗鱼、剑鱼等样品正从“蓝海101”号考查船卸下,划一地摆放正在船埠上。这是中国水产科学咨议院黄海水产咨议所“蓝海101”号海洋渔业归纳科学考查船(以下简称“蓝海101”号考查船)正在中西印度洋公海渔业资源归纳科学考查义务中的成果,当天“蓝海101”号考查船完美达成航次顺手返回国度深海基地船埠。
据领略,该航次历时119天,航程21000海里,达成了130个站位的渔业资源与渔场情况考查事务,涵盖渔业资源、浮游生物、渔业声学、理化情况、海洋化学等多个学科,共搜集到渔业生物220余种,留存了约5000份生物标本,将为国度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供应大洋渔业生物样品171种、1500余尾。
记者正在现场觉察,每一条鱼类样品都被冻得国国硬。据科研职员先容,这是正在零下55度的超低温下速冻而成,极大保存了样品的生物活性。记者觉察,样品中黄鳍金枪鱼的个头最大,有约200斤重,而最长的要数剑鱼,长约1.5米,其余再有凹尾长鳍乌鲂、大眼金枪鱼等各式鱼类样品恒河沙数。
据该航次首席科学家吴强先容,该航次是继2023年我国初度发展中西印度洋渔业资源归纳科学考查从此的第二个航次,正在此之前咱们对中西印度洋物理情况以及生境特点的认知很少。该航次自2024年10月23日出航,由黄海所资源室、情况室和病研室的21名科研职员以及35名梢公共计56 人构成的科考队,正在119天的进程中,获取了名贵的海洋生物资源与渔场情况样品数据,为支持大洋渔业管束供应了第一手原料。之后将向国度海洋渔业生物资源库移交 171 种、1500余尾生物样本,将有用填补国度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正在印度洋海域的样品,并促进大洋渔业生物样品征求与科学化、法式化收藏,为来日种质资源发现使用和国表里共享供应支持。
据领略,后续黄海所将构造联系科研职员,从细胞、基因、微生物、标本等水准前举行样品的留存和使用,进而完毕样品价钱的最大化。
吴强先容,此次科学考查,有帮于我国驾驭中西印度洋公海渔业资源及其栖息情况情景,有帮于驾驭鱿鱼类、金枪鱼类等紧要经济品种渔场酿成的情况本原、资源填补动态,有帮于发展渔业生物资源量评估,为中西印度洋渔业资源可继续开采使用和科学管束供应紧要凭据。
黄海所党委书记赵宪勇表现,踊跃发展大洋公海渔业资源科学评估考查,对指挥远洋渔业临盆、支持国际渔业管束、推动海洋生物资源可继续使用均拥有紧要的旨趣。2025年是中国远洋渔业兴盛40周年,咱们从无到有已兴盛成为远洋渔业大国。新的汗青方位条件咱们加倍踊跃有为地强化科技参加、插足环球海洋生物资源科学使用与国际管束。“蓝海101”号考查船远赴印度洋实施科学考查义务,恰是这一汗青责任的显露。